实践项目 返回列表

【劳动教育】基于五育融合的劳动育人模式——以浙江省台州市学院路小学“都市田园”教育为例

2022/3/22 16:55:58

五育融合是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成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但审视劳动育人的现实,育人目标的确立、育人模式的构建、育人实践的落实还有待提高。


台州市学院路小学结合学校特点,构建“都市田园”教育,创建劳动育人框架,从劳动空间、劳动课程、学习方式、育人评价等方面探索基于五育融合的劳动育人新模式,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以劳健体。


640.jpg


劳动育人的现实审视


基于新时代的育人要求,观照当前教育存在的育人目标“五育失衡”、育人模式“单一封闭”、劳动实践“低浅体验”等现状,学校需解决几方面问题。


01

基于新时代的育人要求

学校的育人目标需要明确


在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呈现的多元价值观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落实学生价值体认,优化育人目标的教育迫在眉睫。劳动教育的目标不再局限于生产劳动,而是通过参与某一特定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融入德、智、体、美“四育”之中。学校需要将新时代的要求转化成具体的育人目标。


02

基于五育融合的实践要求

学校的育人模式需要重构


新时代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学校需要以“五育融合”为视角,从空间、课程、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和重构,实现学生劳动态度、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培养的全程渗透、全员参与、全方位介入。


03

基于城市小学的劳动现状

学校的劳动育人需要实施


学校规划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在被周边环境冲撞、挤压和牵制下,学校空间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功能性需求。对城市小学来说,地处城市文化中心,钢筋水泥让孩子与大自然的物理联系被割裂,电子产品阻挡了孩子探索自然的脚步,剥夺了孩子的劳动机会,由此造成了许多心理问题。学校需要将大自然搬进校园,重建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开放、互动的劳动空间,拓宽育人渠道,让学生在与自然连接、具身劳动的实践中实现自我提升和社会价值。


640 (1).jpg


都市田园

劳动育人模式的校本诠释与表达


针对上述现实审视,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学校所处的城市环境,充分挖掘劳动的育人功能,打造“自然学校”,构建开放且具文化内涵的劳动育人模式,开展“都市田园”教育,实施“全人”目标。


640.png


核心理念


“都市田园”是基于城市小学生被高楼大厦所“圈养”,参与自然劳动场域缺失的问题,把大自然搬进校园,建设立体的,可供学生随时、随地劳动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田野间学习,让劳动在校园中发生。


在自然田园建设的基础上,又建造了指向五育的责任田园、科技田园、人文田园、艺术田园和健康田园,通过空间建构、项目整合、学习方式转变和发展性评价等实施路径,生成具体的学习项目,让学生释放自然天性、体会责任担当、创新劳动技能、提升生存智慧、增强健康体魄,成为具有担当之肩、智慧之脑、审美之眼、创造之手、健康之魄的新时代垦荒少年,从而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以劳健体。


主要特征


劳动育人模式的主要特征包含五点。

①时代性:体现党和国家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劳动育人中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红色基因传承等核心要素。

② 融合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对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进行整合,对五育的关键能力进行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③ 真实性:劳动实践基于真实的生活情景,解决来自于学生的真实问题。

④ 具身性:强调“身体”参与的劳动学习方式,在亲身经历中体验、探索、感悟、迁移以促成深度的学习劳动。

⑤ 成长性: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分析成长中的不足与优势,激励学生更好地成长。


640 (2).jpg


基于五育融合的劳动育人模式实践


同构共建

劳动育人学习空间的创设


✓ 学习空间与学习内容


学校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把大自然搬进校园,改造相关场所,将一些没有必要的景观性场所改造成学生劳动教育的主战场。如学校利用两幢教学楼之间的空地,对楼顶进行绿化改造,打造了“都市田园”五大空间:“劳动场”“实验坊”“探寻角”“生态馆”和“未来+学习中心”。五种空间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空间,为学校“都市田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保障。学生在花鸟鱼虫和农作物的探究中,发现蕴藏其中的真实问题,展开学习探究,形成学习与劳动、生活、创造相融合的具身学习样态。


✓ 学习空间与学习形式


包容和开放的空间布局能有效促进不同年龄学生的“混龄学习”,提供随意性交流的环境与自发讨论的场所,使不同年龄的学生自然高效地组合在一起,让学习同伴之间拥有提出问题和寻求合作的机会。“百草园”“垃圾箱上小花园”“半亩坊塘”“玫瑰余香”“檐口种植”“屋顶农场”等项目,形成了学习空间与学习形式匹配,劳动成果与学校文化共生的特色,成为学校劳动育人的文化特征。


✓ 学习空间向社会资源拓展


以“打开边界,融通未来”的思路,吸纳并共享社会资源,通过校内空间、家庭空间、社会空间和网络空间的构建,与研学、郊游相结合,打破真实性学习的时空边界,实现“学习在窗外”,充分架构劳动育人的空间格局。


课程整合

劳动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


✓ 基于兴趣——做科学探究的课程


学校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鼓励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利用学校资源、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以科学探究为中心的课程。以科学实验为主,通过生活中小问题的征集、小课题研究、小创造展示等途径,初步形成实验室课程、耕读园课程、创意发明课程和科学体验课程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 基于目标——做素养发展的课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将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具化为“垦荒少年”的整体形象。把课程内容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形成劳动系列课程。在具体实施中,将形成性评价融入课程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并塑造积极进取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品质。


✓ 基于项目——做学科融合的课程


学校结合五育融合下学生素养发展的关键能力,对德育、科学、综合实践、音体美等课程进行统整,聚焦劳动实践中的真实问题,确立多个项目的课程体系:一是设立生活“智”理、创意设计、职业体验、公益服务、田园探索五大主题,构建25个项目的跨学科课程融合体系;二是以研学为基础,设立“垦荒+思政”“垦荒+生态”“垦荒+农商”“垦荒+科技”“垦荒+人文”五个方面的跨界融合体系,逐步形成学生综合素养协调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


640 (1).png


项目化学习

劳动育人学习方式的变革


✓ 项目化学习团队的组建


项目化学习团队的组建关系到课程能否有效运转,在实施前期,学校花了大量时间组建师生梯队。教师团队的组建需要不同技能类型的人,学校成立以科学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协同的教师团队。为保证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学校聘请多位教育专家对团队教师进行培训,带领外出学习,对课程开发和实施进行研讨并反复论证。另外,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邀请家长、相关的专业人士或机构、社区服务人员一起参与,保证项目的有效实施。学生团队的组建,在兴趣优先的前提下,各个年级段都会组建不同的团队开展活动。另外,面向全校选拔校少科院小院士,招募“都市田园小卫士”,组建一支由科技劳动实践爱好者组成的优秀团队。


✓ 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要求


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认知水平、不同的兴趣趋向,在不增加周课时、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常态化实施课程。一是在分类项目中开发适合全校实施的项目,以行政班为单位长期实施。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按真实的项目任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跨龄组合学习,在固定时间集中实施。三是面向中心组成员以团队的形式深入研究运用校内外场馆、基地等资源,让学生走出校园,在研究旅行中开展沉浸式学习。分层实施,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 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路径


学校以小组合作形式确定一个或几个项目,进行项目设计,明确实施计划,形成项目实施的基本流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参与,提炼关键知识点,建立问题素材库,组织学生探究解决,以高阶思维带动低阶思维,构建开放性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路径。


以《微型水稻田》为例,围绕水稻田这个大主题项目,学校按照水稻的生长周期设计和开发了10个子项目,通过灌排水设置、防蚊系统、鱼与水禽隔离系统、稻花观察与研究等8个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用多种手段与途径来获取、整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学科的教师都要进行联动。语文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水稻的发源、水稻与二十四节气,组织征文大赛和朗读会;音乐教师组织学生学唱劳动主题歌曲;美术教师组织水稻画、做艺术品、开摄影展、制作酒酿、米糕等活动;体育教师组织插秧、割稻、打稻趣味运动会;科学教师开发项目课程,解决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陆续出现的各种问题;德育教师开展绿童训练营,对劳动过程中的自理能力等进行监测。


640 (4).jpg


不同学科的教师提炼关键概念和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资源支持、技术引导等,将课堂的时空无限拓宽,关注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学习资源开展有效探索,提升劳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促进五育融合视野下学教方式的变革。


发展性评价

劳动育人模式的有力保障


① 梳理评价要素,注重五育融合的匹配性


发展性评价指向“垦荒少年”五大育人目标和核心素养,内容涉及15个要点,以表现性评价为主,实行综合素养评价。评价的方法和工具既激励学生个性发展,又匹配五育融合项目化学习要求;既关注学生知识的迁移、核心概念的形成及最终的作品成果,又要关注学生的高阶思维卷入、五育全面提升的情况。


② 梳理评价要素,注重五育融合的匹配性


电子档案袋主要有“学科成绩”“项目日志”“作品展示”“学分银行”“垦荒争章”“评者寄语”“整体画像”等栏目,注重过程的激励与学习资料的收集,注重学习成果的展示,注重学生本人及同伴、教师、家长等多元主体的参与,注重实践过程的统计与分析。


③ 设计《劳动手册》,注重整体素养的提升


学校设计《劳动手册》,收集记录劳动体验、劳动成果及劳动学分,开展“劳动争章”活动,以雷达图的形式来呈现综合评定结果。依据劳动学习项目的五大模块设计奖章———“服务章”“自理章”“耕读章”“职业章”“创客章”,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640 (5).jpg


劳动育人的实施成效


在集体劳动中,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劳动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担当意识逐渐增强,对学校、对父母、对生活的城市更有责任心,做到心中有他物、有他人。亲身体验劳动后,知道收获来之不易,懂得尊重劳动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对校园的公物更加珍惜与爱护。在和自然与社会的沟通过程中身心得到了发展,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劳动精神逐步提升,良好品质逐步形成。


640 (3).jpg


劳动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协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基于项目、基于问题、基于探究等方式变为常态,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设计思维等高阶思维得到提升。在观察和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万物生长的奥秘,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视野在拓宽,阅历在增加,能力在提升,意志得到磨练,审美得到提高,体质得到锻炼,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


立体、开放和交互的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匹配育人方式的变革,展现出城市小学的田园模样。通过“空间—课程—学习—评价”的整体变革,形成了系统的解决方案,凸显实践育人的特色。随着实施过程的逐步深入,目标呈现螺旋式上升,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有效推进了五育融合的校本化实践。


来源丨《上海教育科研》

作者丨陈凌峰、李敏珍,浙江省台州市学院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