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项目 返回列表

示范区简报第6期:深圳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 2025年全面建成智慧教育示范城市

2022/10/10 11:32:34
来源: 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8月15日,《深圳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发布,全面擘画基础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蓝图。《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深圳将重点夯实教育数字底座,打造“鹏教智能体”,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深圳教育数字转型,加快推进智能升级,全面建设国内领先、湾区示范、世界一流的智慧教育示范城市。


实现“一网统管”模式 打造智慧教育治理“城市样板”


  基础设施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网络则是基础中的基础。《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建设有线光网与5G无线网双覆盖的教育专网体系,逐步实现万兆到校,千兆到班,支撑招生巡考、在线教学、教研培训、雪亮工程、实验听说考试和物联感知等教育核心应用的一网承载。

  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智慧校园升级改造项目,通过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校园的融合应用提高校园的智能化程度,推动电子班牌、电子学生证等智能化校园创新应用,打造智能感知的校园环境。到2025年,全市新改扩建学校智慧校园达标率达到100%,全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学校覆盖率达到100%。智慧教室、新型实验室覆盖的学校数量达到400所。

未标题-1.jpg

  打造“鹏教智能体”,夯实教育数字底座,实现市域教育治理“一图全面感知、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的“一网统管”模式,促进深圳教育治理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变,实现数据支撑下的学位预测与建设、学校食堂管理、校园安全等典型应用场景,探索校外机构监管、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和民办教育规范提质的智能化路径,打造8个以上教育治理创新的标志性场景,提升市民的教育服务体验。

未标题-2.jpg


加快教育应用智能升级 建立课堂教学变革“未来看板”


  近年来,深圳先后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和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形成智慧“双区”发展格局。《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围绕教、学、研、评、测等教育教学要素,聚焦智能空间应用、智能课堂应用、智能研训应用、智能评价应用、资源智能应用和五育智能应用等“六大典型应用”,加快教育智能升级,支撑大规模因材施教,以智能化实现个性化。

  在智能空间应用上,极探索未来学校空间形态,升级智能实验室等复合功能空间设施,实现学习空间的泛在转型。在智能课堂应用上,以100所“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为基础进行新型教与学模式探索,打造智能课堂典型应用场景。通过有效使用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和课外教与学全流程的智能型教学平台,建设面向不同特征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资源,促进高效互动的个性化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智能评价应用上,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常态学业分析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智能作业在区域层面的应用,基于作业全场景动态性数据的伴随式采集与分析,有效支撑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快速、精准定位讲评重点,创新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和组织形式,提升讲评效率和讲评质量,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在资源智能应用上,建立数字教育资源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完善供给体系,促进智能化管理、分类与知识推理,实现智能搜索、资源推送、路径推荐和自适应学习,促进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在五育智能应用上,持续关注和动态监测全市中小学生“五育”发展,生成个性化发展报告,促进精准跟踪和及时预警。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学生综合画像,助力个性化学习,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教师成长体系 提供智慧教师队伍“人才底板”


  教师,被称为“教育第一资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持续提高深圳教师的信息素养,建立一支适应新时期智慧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深圳教育信息化高质量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规划》提出,深圳将制定出台《深圳市智慧教育领航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对全市教师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系列培养,成体系成规模培养智慧教育领航人才,促进校长现代学校治理能力提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师角色、知识结构、教学行为、课程实施等方面适应智慧教育变革发展,打造复合型创新型的教研员队伍。

  到2025年,能够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师比例达到100%。培育30名以上具有现代治理能力的智慧教育领航校长,100名以上以信息技术引领教与学模式转变和应用创新的智慧教育领航专家,300名以上熟练应用信息化平台和手段进行深度教研的智慧教育领航教研员,1000名以上信息化融合教育教学的智慧教育专业能手教师,10000名以上具备一定信息化应用和融合能力的智慧教育新锐教师,带动全市广大教师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

未标题-3.jpg

  而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科创教育与信息化应用活动平台,实现各类应用活动一站式、智能化管理,并联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平台,使活动平台的过程数据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探索与高等院校、科学院所、知名企业等合作培养学生信息科技素养的新机制,通过引入高端智力及项目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科技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合资源协同共建 输出体制机制创新“区域模板”


  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还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整合各方资源,实现智慧教育共建共创共享。为此,《规划》提到,要建立健全市区校协同共建机制,充分发挥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智慧教育改革发展的统筹作用,实现政策统筹、项目统筹、进度统筹和数据统筹。各区校在市级的统一框架下,围绕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任务进行区校试点。探索政企学研用等多要素参与的智慧教育建设的工作机制,人工智能示范标杆项目达到20个。探索以效付费的资源创新应用机制,以依效付费方式使用教学应用学校数达到200所。

  深圳还将通过共建方式,建设“湾区智慧教育协同创新研究院”,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中心和智慧教育学术高地。开展智慧教育科学研究、比较研究、专业培训、国内外教育交流、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研究发展报告等工作,全方位、立体化地开展智慧教育实践研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校长联盟、未来教师联盟,推动湾区智慧教育高端智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