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项目 返回列表

智慧教育背景下未来学校形态构建体系研究研究报告

2019/1/12 12:57:07

摘要:1.对未来学校的基本认识1.1如何理解未来学校?如何构建未来学校的前提是如何认识未来教育,换句话说,只有充分认识了未来教育的内涵,才能在逻辑起点上理解即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才是真正的未来学校教育。关于这一...

 

 1.对未来学校的基本认识 

 

 1.1如何理解未来学校?

 

如何构建未来学校的前提是如何认识未来教育,换句话说,只有充分认识了未来教育的内涵,才能在逻辑起点上理解即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才是真正的未来学校教育。关于这一点,目前学术界正在趋近获得共识,而且对未来学校的实践探索,已经在教育体系内部改革需求和外部以高新技术毕业为代表的市场推动交织在一起的混合动力下加速推进。

 

21世纪是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已经告别了工业时代的对人才的批量化生产。新的时代不需要大量的同质化人才,人才的发展更加注重个性化,尊重每个人的个性,才能促使一个人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挥,所以,现价段以及未来教育的发展一定要贴合时代的潮流,将教育与当下信息网络高度融合,利用信息网络的提供的便利促进教育的发展。

 

综合多方观点,课题组认为可以这样理解未来学校所具有的形态:

 

致力于帮助学习者得到全面、可持续的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化在核心课程、课堂教学、教师培养、管理与服务、目标与学生评价等常态教育实践领域的改革,从而形成学校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和流程再造,生成具有多样化、自主性和开放型的学习场域。

 

从这个理解出发,课题组根据课题的总要求,持续对未来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以便保证研究的大方向不落后于时代的演进。

 

1.2新时代对未来教育的要求

 

1.2.1未来教育的技术背景

 

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载体就是信息网路技术,故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水平。20世纪后期,随着计算机、微电子、遥感等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由工业社会直接进入到了信息社会。此时我国学术界以及社会对教育信息化处于懵懂阶段,对教育与信息网络的结合没有过多的理论意识。政府作为此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单一主体,由教育部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指导文件及全国电化教育“九五”计划》。这一阶段由政府牵头其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标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和高等师范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学习效率。

 

进入21世纪,全球进入以信息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方式的

 

转型,我国教育信息化也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此时我国教育信息化主要借助远程教育,通过远程教育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2011年后信息技术越加成熟,此时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数字化教育,建设各种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和开发各种教育信息化管理控制系统,利用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彼时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而未来教育也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

 

1.2.2未来教育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关于新时代的内涵,十九大报出: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新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在新的时代要实现伟大的强国梦想教育也要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提高教育效率,大力培养人才,提升国民素质,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

 

进入新的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从教育的角度理解我国社会矛盾,则为人民对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此时在这个新的时代我国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没有形成合理严密的终身学习体系,人民终生学习的需求无法满足。2.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化的愿望越发强烈。3.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增大。

 

面对新时代的艰巨任务,以及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未来教育是一剂良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教育效率和水平,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

 

1.3人类社会的教育发展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人类生活于同一地球、同一世界。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以及在会见外国人士时不止一次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思想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成为了国际社会新的视角,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面对当前人类社会层出不穷的问题,教育问题也逐渐显现。

 

反思当前人类教育,教育也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转变。世界在变,教育同样在变,这也促使了人类教育的不平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促进人类公平、正义、人类团结,都在促使和呼吁新的教育形式的出现。通过教育的平衡来实现人类的尊严平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环境的一体化。

 

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强大的变革力量就是教育,只有教育才能是实现公平正义、消除贫穷,创造人类美好生活和家园,只有教育才能促使人类团结、承担责任,所以人类必须重新审视教育,探索未来教育,为人类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上述几个层面的梳理,课题组将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基本认识不断深化,努力保持与教育体系的发展定位相协调,在方法论上既注重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可操作性,同时更加强调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前瞻性。

 

2.课题研究的实施

 

2.1研究的前期基础

 

课题组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区域探索,获取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设计验证。事实上,课题组在课题立项之前就开始相关的研究工作。

 

2.1.1区域探索的支撑

 

2013年,教育部正式批复《成都市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二阶段总体方案(2013-2017年)》(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在这一方案中,成都市教育局提出推进成都市“三化”联动发展,完善“四大体系”建设,实施“十大计划”。其中,“未来学校建设项目”被列入“十大计划”,成为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突出城乡统筹、产教研融合,进一步聚焦教育重点教学变革的项目之一。成都市作为部、省、市共建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肩负起了探索区域性推进未来学校建设的历史使命。这一教育改革先试先行项目,开启了引领区域教育深入改革新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探索之路。

 

经济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是教育。随着区域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成都市已经进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通道。2016年,国务院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成都市定位国家中心城市,目标是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这为成都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区域教育资源优质化水平一直是成都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口,不断创造出对区域教育的巨大需求。在成都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全面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基本教育发展目标。同时,也提出了“到2020年,率先建成高水平学习型城市和教育强市,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达到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教育发展愿景。

 

2.1.2政府与高校科研团队的合作

 

2014年,成都市联合高校开展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研究和学生信息化素养研究,为评估和考核区域内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提供量化标准,同时也对区域间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诊断在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为制定教育政策和规划提供及时信息及决策依据。经过3年的调查、分析、研究、提炼,2016年形成了《成都市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和《成都市中小学学生ICT素养标准》,为成都市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提供科学、系统的依据。

 

2014年至今,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接受成都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开始探索成都市未来学校建设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成都市依托高校平台助力于未来学校的建设,以学校实际情况作为建设起点,在试点校成立未来学校工作组,确定未来学校建设的目标,调动相关资源,开始从软硬件建设、课堂变革、课程变革、管理变革等各个要素开始建设。促进了成都市“未来学校”建设理论基础,理论指导。并且在实践中推进了“未来学校”的建设,以及未来学校的经验推广。至此成都市在未来学校的发展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2017年7月,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探索区域统筹推进未来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探索未来学校形态构建中区域共同体的作用。

 

正是基于区域探索的长期努力,课题组对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可操作性一直保持比较务实的把握,并认识到相关条目的生成,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因此,在研究的设计方面,非常注重运行效果和试点学校的承接力,并注重基层管理者和教师群体的及时反馈,将其作为课题组的回路信息,随时对研究进程实施微调。

 

2.2课题的开展情况

 

课题组按照课题总要求,制定研究计划,整合多方资源,组建研究共同体,深入试点单位,集聚上下智慧,形成研究成果。

 

2.2.1专家指导,顶层设计

 

在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相关研究中,科研院所的专家对未来学校的发展具有宝贵的指导引领作用,他们为未来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对于未来学校的内涵、特征、要素等进行梳理,引进国内外先进未来课堂理念、方法策略和技术指导等,为未来学校的建设提供顶层设计。

 

在未来学校的具体建设中通过邀请相关专家等参与未来学校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等,加强对“未来学校”建设基本模式、运行机制的研究;并且要建立了长效的指导机制,从以往专家的“零星”进入学校转变为常态化进入课堂,保证未来学校建设计划得到专业性指导,也加强未来学校建设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在学校制订未来学校规划的时候,科研院所起到检查和引领的作用,通过与各个学校不断地沟通和指导,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帮助学校一次次修改规划,直到各个试点校的规划最终真正做到全面、科学、具体,符合未来学校发展的理念和特征,同时又真正可落地可执行。

 

同时要定期性的对未来学校检查考核评估。从客观的角度对未来学校试点校的建设状况和成果进行检查评估,并给出具体的现状报告和下一阶段改进建议。利用考核和评估,不仅可以客观的了解试点学校未来学校的建设进度,督促学校更好的进行为了学校建设。

 

2.2.2选取试点单位,深化实验研究

 

实践出真知,对未来学校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同时理论的研究也要从具体实践中获知。因此对未来学校进行试点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只有切实的实物出现,才能探索理论设想的好坏。

 

通过试点学校的研究,建设几所具有未来特色的优质学校,同时以未来学校建设为示范,引领区域整体的教育理念的变革,提升区域各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而且还要在未来学校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建设成果,包括未来学校建设方式和路径、未来教师培养方式、软硬件建设框架与应用方式、未来课堂理念及实践、未来课程实施体系和方法等。同时还要本着“边建设,边推广”的原则,与政府部门合作,利用各种活动和机制将未来学校的建设成果推广到全国各地,并带动各个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升级。

 

2.2.3跨区域合作,实现优质教育功能做大化

 

与各地区未来学校建设单位的教育部门、学校展开跨区域远程合作,例如西安、贵州等地的未来学校,并且与合作学校形成未来教育联盟,优势互补,促进未来学校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联盟促进各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协调,促进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与此同时与联盟院校合作共同培训未来学校的教师,加强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加强联盟院校老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未来教育设施的应用能力。

 

再者,通过跨区域合作推进未来学校的宣传作用,加强联动效应,达到未来学校的集群效果,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范围,提升教育效率,促进教育变革。

 

2.2.3注重学校自主发展能力

 

在未来学校的探索研究中,课题组始终坚持学校自主发展能力的发挥。学校是未来学校建设的主体,是未来学校建设的主场域。未来学校的建设必须从学校自身的基础出发,从最具有优势或潜力的要素突破,与未来学校建设共同体的学校分享合作,不断向前推进。并且未来学校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学校层面的建设经验和成果。

 

再者未来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变革,涉及到学校的各个要素。教师理念转变升级、学校制度建设与执行、软硬件平台建设及空间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同时,未来学校的建设也不是对原有学校成果和文化的否定,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发挥优势,创新探索,让每个学校都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未来学校的建设需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逐步推进。

 

2.2.4强调区域共同体的探索方式

 

课题组在未来教育的研究中注重教育区域教育的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建设,坚持区域统筹发展战略,采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均衡化与国际化”策略,把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加大投入,健全制度,使全域成都的教育息化基础环境极大改善,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课题组与成都市金牛区展开了合作研究,以促进金牛区管辖下的所有中小学校中对未来学校建设项目进行统一谋划,制定发展规划,协调兼顾各级各类学校的需求,促进现有学校从核心课程、培养目标、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与测试、课堂教学、学习环境与资源、管理与服务等各个要素去改变和突破,实现区域内更多学校的共同发展。

 

在此实验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认识到,未来学校形态构建既然无法局限于校园之内,必须得到校外的多方支持,那么,源于“互联共享”信息空间发展的发展定位,未来学校形态的格局极有可能在区域共同体的场域条件下才能生长和适应。毕竟,如前所言,课题组的研究起点是“生成具有多样化、自主性和开放型的学习场域。”

 

2.3课题研究成果

 

历时6个月,课题组获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首先是总结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基本标准。

 

2.3.1生成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部分条目初稿

 

未来学校条目的生成对未来学校的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实施的关键之处、以及为未来学校的建设提供了参考蓝图,为未来学校建设提供了便利的理论基础和实施依据。

 

该条目主要六个角度来介绍未来学校的建设纲要:

 

1.充分考虑知识、信息的流入与流量。使学校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方式和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如纸质教材、网络教学、新媒体、多媒体平台等,并逐步实现知识、信息的流入从传统的教材获取到从拓扑结构外部多维度获取的转变。

 

2.教师在知识、信息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教师转变角色,改变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加强老师指导者、设计者、开发者的角色。

 

3.学生在知识、信息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奠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知识网络教学是从事精神生产,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

 

4.其他参与者在知识、信息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政府、企业等这些社会单元在以学校为主的知识信息网络中也发挥着作用,扮演着特别的角色。

 

5.知识、信息的管理系统。说明软硬件设施在未来学校的媒介作用以及地位。

 

6.数据管理中心。数据就是资源,强调数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课题组认为条目还可以细化,受制于研究时间和范围,目前的条目缺乏更广泛的实验支撑,因此而呈现的条目侧重反映了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宏观目标设计,对于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差异化指导显得不足。所以,课题组准备在结题之前,利用后半程的经费扩大试点范围,采集多样化样本,提炼更加精准的未来学校形态构建标准,形成高质量的条目,用以指导未来学校建设。

 

2.3.2衍生课题的推进

 

在完成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发现先前的研究设计需要从更多的实践领域加以支撑,所以,引导课题组成员及合作方,接续申报与课题组高度相关的研究课题。

 

1)课题《智慧教育下未来学校自主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研究》的研究

 

 

课题组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智慧教育背景下未来学校自主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在未来学校2020指南条目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我国对教育教学的相关需求,认为智慧教育背景下未来学校自主学习生态系统构建应包括以下四个相互依存子系统:(1)自主学习子系统,(2)激励赋能子系统,(3)多元评价子系统,(4)学情大数据子系统。各子系统的关系如下图1所表示。

 

由此出发,本课题主要研究智慧教育背景下未来学校自主学习生态系统构建问题,包括智慧教育背景下未来学校自主学习生态系统构建以及该系统所包含和涉及的相关问题。同时,如下图2所示,本课题的研究还可以有效的支撑未来学校2020指南第四条“灵巧学习及高维的赋能场”,主要包括其中的“大数据应用学情分析”、“自主学习环境与机制”、“对学生的激励和动员”、“记录与评价系统”等子条目。

 

本课题的研究的框架如下图3所示,主要包括未来学校自主学习理论研究、自主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自主学习生态系统要素分析、未来学校自主学习的成果与展望等四个部分。

 

2)课题《知识建构环境下促进合作创新式学习的策略与机制研究》的研究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以培养学生学科和跨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团体合作建构公共知识为目的,信息技术支持的交流合作平台为工具,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及集体责任感为价值取向,多向交流和自组织为组织交流形式,观点多元分享和深入发展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环境。本项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知识建构环境促进合作创新性学习的机制。2.探讨知识建构环境对学习者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3.探讨知识建构促进合作创新性学习的策略。

 

上述课题分别从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基层实现层面入手,通过深入的分析、提炼,帮助本课题能够从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可操作性方面获得更精准的认识,为本课题的条目生成提供偏离值校正。

 

3.课题研究反思

 

回顾课题研究全过程,课题组发现以下几点是值得未来学校形态构建体系所重视的启示,基于这些启示,未来学校形态构建有必要在研究的高度、广度和深度等三维继续深化,从而为未来教育实现“充分有质量”的发展目标提供“中国方案”。

 

3.1着眼全局,形成区域共同体思维

 

对未来学校的建设要有整体性的全局观念,切勿偏于一隅。从大局出发,致力于未来教育对当前我国教育的变革作用,以提升教育效率,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为人类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高度出发。以点成线,以校成面,扩大未来学校建设的集群效应,培养未来教育的区域共同体理念,促进区域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提供公平接触知识的机会。

 

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首要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其中,教育均衡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校级差异和区域差异就是教育现代化的首要障碍,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发展务必切实推进教育均衡,这就必然需要构建区域共同体,营造“互联共享”的机制和物理条件,真正让教育成为“全球共同利益”的孵化器。

 

3.2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化办学

 

针对现实中出现的“一刀切”是的实践倾向,课题组认为绝对不能以同质化的想法去指导学校的建设,这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所谓的因地制宜就是要考虑学校发展的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的发展目标,因地制宜,扬长补短,鼓励未来学校学校特色化发展。

 

在中小学(高、初、小)的三个层次中,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提供适合该层次的教育方案。例如:小学要以培养学生认识了解与他们生活经验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并养成相应的道德习惯,如诚实、同情心、羞耻心、荣誉心,以及爱父母、爱学校等。初中使学生在行为道德规范,学习习惯等方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具有法律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健康的渡过青春第一关,正确的对付升学和就业,增强社会责任感。高中就要学生树立坚定的生活信念、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会负责,全面提高,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来。

 

根据经济所处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建设方案,致力于不同学校选择适合自己的建校方案。例如在某些西北贫困省份由于资金的限制,就无法进行平板教学,而应该选择集体教师的智慧课堂。发达省份的学校由于经济实力强,就可以考虑夯实的硬件基础。同理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

 

响应十九大的号召,教育变革要朝着建设教育强国的方向前进。当下这个时代已需要个性化人才,努力发挥个人潜力,为祖国繁荣兴盛贡献力。因此在未来学校的建设中不同的学校要根据各自的特色,制定不同的学校发展目标和战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所以在未来学校的建设中学校切勿脱离实际,南辕北辙。

 

3.3理论与实践并重

 

在未来学校的研究中,不能一味的空喊口号,还要落实到位。高校研究者在提出设想的同时要加强与试点学校的合作,跟踪研究、采集样本,将未来学校的理论落到实处,收集经验,不断完善。

 

作为未来学校建设和开拓的第一线,在未来学校的建设过程中要谨小慎微、充分调研、实地考察、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和指导,认真分析学校的优势与不足,选择最适合本校的建设方案。

 

在未来教育新理念的潮流之下,一些学校盲目跟风,在基础设施、学校宣传上大做文章,曲解了未来学校的真正含义,使一些未来学校的基础设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沦为摆设。因此在未来学校的建设中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并重,绝不能顾此失彼,偏离轨道。

 

3.4用好信息网络技术,发挥其最大功效

 

近日某网络媒体有言“如果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送他一部手机”,这句话不无道理,作为网络媒体的一个重要媒介,网络通过手机给人们传播了大量的信息,一些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的孩子被不良文化带偏了方向,痴迷于网络就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如果我们妥善合理地利用网络,那网络媒介带来的正面作用会远远大于负面作用。

 

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信息网络。如果说未来教育是乌托邦,那么信息网络技术就是开往乌托邦的列车。没有信息网络技术,那么当下所谓未来学校的概念就不复存在。因为信息网络技术菜出现了在线课堂、翻转课堂、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等,使教育资源得到了快速传播,促使现代教育的变革。所以对信息网络技术这个载体我们要合理的利用,使其为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对于如何合理的利用,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等客体的共同合作。我们相信未来教育一定会乘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贡献于人类的发展。

 

综上所述,课题组认为,未来学校形态构建应当把握如下三点原则:

 

1.“四个分别”——分类型构建、分阶段构建、分区域共建、分层级构建

 

即根据学校的类型特点,构建未来学校形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构建未来学校形态;根据区域范围和本土文化传统,构建未来学校形态;根据学校层级的不同,构建未来学校形态,这样处理,可以最大限度赋予未来学校形态构建具有多样性,使未来学校形态构建不会形成新的固化物。

 

2.“三个立足”——立足于学生个体发展的规律;立足于学校及社区的共同体发展目标;立足于区域优质均衡教育的社会需要。这其实就是解决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动力问题。

 

3.注重教师群体的内源发展

 

这个原则的本质就是保障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持续性,只有把未来学校形态构建这个工作内化为教师群体的常态实践和内部需求,未来学校才可以处于动态更新中,教学效果才可以得以持续提升,而不是断断续续的外部压迫下的条件反射。未来学校形态构建的主体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开展本研究研究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周涛,盛杨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Anthony G. Picciano. The Evolution of Big Data and Learning Analytics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A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s, 2012, (3):9-20.

 

[3]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教育研究, 2016(10): p. 46-51.

 

[4]朱莉.论大数据如何改变教育[J].教育理论,2014(03):5-7.

 

[5]刘凤娟.大数据的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4.

 

[6]姚琪.大数据在“智慧校园”中的价值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3,(8):91-93.

 

[7]West, Darrell M. Big Data for Education: Data Mining, Data Analytics, and Web Dashboards. Governance Studies at Brookings [R].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2012:1-10.

 

[8]李哲,等.“学习创新工程”:日本面向2020年的未来学校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9):100-103.

 

[9]张燕南,胡继岳.关于大数据应用于教育的思考[J].教育理论探索,2013.

 

[10]尚俊杰.未来学校建设的三层境界[J].基础教育课程,2014,(23):73-76.

 

[11]刘冶刚.技术变革中的未来学校创新行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2):15-17.

 

[12]刘根平.未来学校的创新行动:基于深圳南山区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4,(24):32-34.

 

[13]王冬梅.新加坡“未来学校”的实践探索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2,(4):38-45.

 

[14]黄承华.中国“未来学校”刍议[J].未来教育家,2015,(C1):79-81.

 

[15]杨宗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展望——未来教室、未来学校、未来教师、未来教育[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7):14-15.

 

[16]杜威.明日之学校[M].第4版.朱经农,潘梓年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17]李希贵.教育,以未来驱动今天[J].教育科学研究,2014,(10):25-28,37.

 

[18]亨利·M·列文.教育如何适应未来:以美国教育为背景的探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2):2-16.

 

[19]朱永新.网络时代与未来课堂变革[J].中国远程教育,2014,(22):2-16.

 

[20]高燕,新加坡“未来学校”的发展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 2013(01): p. 61-65.

 

[21]吴婵,未来学校的典范:城乡学校教育实验.教育科学研究, 2016(09): p. 74-80.

 

[22]朱婕,陈雅,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以美国CFF计划和巴西“未来学校”项目为例.图书情报工作, 2016(13): p. 40-46.

 

[23]杜振方,网络教育对未来学校教育的影响剖析.中国校外教育, 2016(02): p. 166.

 

[24]李蓓,夏英,建未来学校 迎学校未来——成都市实验小学“未来学校”建设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论坛, 2016(13): p. 65-67. [25]李笑非,创造最适宜学生的“未来”教育——基于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的未来学校建设探索.教育科学论坛, 2016(14): p. 27-31.